Welcome to 霧社事件(Wushe Incident)

A historypin channel with collection, tour, and map for Wushe Incident, created by 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(NCHU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Humanties and Socail Sciences)

1、賽德克族的起源傳說

賽德克族祖先傳說以中央山脈之白石山(Bunohon)為發祥地。白石山標高3108公尺,位於霧社東南方,是濁水溪支流萬大溪與花蓮縣支流萬榮溪之發源地。相傳此發祥地在白石山北面知亞干山嶺東側,即今木瓜溪支流清水溪上游。相傳白石山有一棵大樹名為波索康夫尼,半邊是樹木、半邊是岩石,有一天岩石中走出兩人,兩人生下子孫是為賽德克族的祖先。後來子孫繁衍,一部份族人越過中央山脈進入花蓮縣形成木瓜群、陶塞群、太魯閣群,學者稱為東賽德克群。留在原居地的族人形成德克達雅群(霧社群)、都達群、土魯固群,成為西賽德克群。東西賽德克群,僅是地理位置的區分,其文化特質、發祥傳說、語言幾乎相同。
參考:鄧相揚,1998,《霧社事件》。台北:玉山社,頁8



2、賽德克族神話的意義

「神話」是原始的宗教語言,藉由神話,建構了賽德克族Gaya/Waya在「物質上」的另一個精神原則:「分享」。另外,口傳神話的勤勞/懶惰對比,呼應著賽德克族傳統游耕狩獵的生產型態,它所訓示及象徵的是賽德克族人對「勤勞」的重視。

神話是生活經驗的投射,保存了祖先豐富的生命經驗,每個神話的背後都關連著一個意義重大的原始行為或生活模式,它對先人的生命有重大影響,以致於他們透過語言記述來傳頌。因此Paul Ricoeur1992)表示,「神話」是原始的宗教語言。在賽德克族的傳說故事中,人會死亡,人要耕作、要打獵,人變猴子,人變鳥、小米變鳥等,都共同指向一個共同的原因—「懶惰」。人變動物,古時美好生活的不再,乃是Utux對懶惰者的一種懲罰。而懶惰的人也成為賽德克族故事中最常見的負面人物的表。
其次,賽德克族神話中也告誡子孫,無論是獵物農作拒絕他人分享,Utux將不會再賜福給他,吝嗇的人將獵無所獲且農作收成欠佳。藉由神話,建構了賽德克族Gaya/Waya在「物質上」的另一個精神原則:「分享」。口傳神話的勤勞/懶惰對比,呼應著賽德克族傳統游耕狩獵的生產型態,它所訓示及象徵的是賽德克族人對「勤勞」的重視。
由於過去火耕地力約34年左右會逐漸貧瘠,限於開墾工具簡單,幾乎常年都在進行著開墾的工作,為有較好收成,需每年開墾新地,勤於勞動。而男子需擅狩獵、獵首,女子擅織布、家事,才算成年取得文面及婚姻資格,得以繁衍後代。這些積極的勞動者在平權的泰雅社會,生前將會贏得社會地位與眾人的尊重,在死後會得到Utux的嘉許進入靈界,我们從虹橋的神話寓意中以看,賽德克族人社會得以存在的價值信念,與死後進靈界資格一致

參考:黃國超,2001,《「神聖」的瓦解與重建-鎮西堡泰雅人的宗教變遷》。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論,未出版。

0 意見 :

張貼留言